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演进,大模型日益彰显其在内容理解和生成方面的优势。为进一步释放大模型的应用潜力,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在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如何理解教育智能体?它能起到什么作用?如何创建一个教育智能体?期待本期专刊专家思考能给您一些启示。 ——编者 当前,大模型技术不断发展,加快了人工智能引领教学变革的速度,而大模型驱动的教育智能体作为教育领域人工智能应用的前沿探索,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教育智能体作为能够自主感知环境、做出决策并执行以达成特定目标的软件系统,不仅展现出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巨大潜力,更加速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教学、学习、管理、评价与科研中的落地实践,这为中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新的途径。 1 什么是教育智能体 教育智能体最早以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形象出现于教学场景中,其主要目的是促进学习者的认知发展。当前,借助通用大模型作为“大脑”,教育智能体能够通过提示语设置角色、任务和技能,自主规划和分解教育任务,灵活调用工具和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