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该怎么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收入?
总有一种声音,说先提高技能人才的收入,才能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
你觉得靠谱吗?
不管怎样,政策也给力了。
2022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形成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序列。
2024年10月12日,印发《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 “以提高技能人才薪酬待遇为重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
人社部、各省人社厅,都印发鼓励企业落实“新八级工”待遇,提高技能人才薪资。
结果,你还满意吗?
收入与工作岗位
要想提高收入,大概有这三个办法。
第一个,找个工资高的工作岗位。
找个工资高的工作,好不好找呢?
那要看你找哪一类的工作。
什么意思?
我们的工作,分两类。一类是参与全球人才市场竞争的岗位,一类是只参与本地人才市场竞争的岗位。
像科学家、关键研发人员、企业高管、球星、民航飞行员,这些人的技能是全球性的,他们在哪里都是个宝,哪个国家、哪家企业要想留住他们,那就得靠高工资。
我们国家为了请到和留住这些人才,那就会提供比其他国家更高的工资。以前,常听说谁谁“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现在,反过来了,高水平科技人员回国拿到的待遇比留洋高。甚至,你会更佩服有些“放弃国内优厚待遇,毅然坚守国外搞科研”的人。
像公务员、教师、医生、普通管理者、普通技术技能人员、普通职员、流水线工人,他们只参与本地人才竞争,这些岗位的工资,就不会高。
为什么呢?
因为单位不需要出更高的工资,就已经能雇佣到他们。
此话怎讲?
很多人经常会觉得,自己怀才不遇,自己的价值被低估了,自己完全衬得上更高的工资。
其实,你的工资,不是由你的价值决定的,而是由别人的价值决定的。甚至,是由比你价值更低的人决定。
举个例子。
你要打扫屋子,需要请个保洁。
假设,一个保洁的市场价格是每小时200元,但是现在来个了个985的大学生,说我会解微分方程,我给你打扫把,每小时500。
请问,你会花500请他吗?
如果你们家不是有个小朋友正好有道奥数题不会,我估计你不会请他。因为同样把屋子打扫干净,人家200就行,甚至如果有人100能把屋子打扫干净,你会请那个100的。
经济学上讲,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是由市场上最后一个劳动者的贡献决定的。也就是说,即使你的劳动生产率比那个人高,你也不一定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我们国家现阶段,提供不了那么多需要985学历的岗位,或者说,提供不了那么多高收入的岗位。
— 2 —
哎,既然没有那么多高收入的岗位,那我工作时间长一些,能拿到高收入吗?
咱们的工作时间还不够长吗?
以年收入的中位数而论,中位数不是平均数,是一半的人比这个收入高,一半的人比这个收入低,我们老百姓要买一部iPhone手机,需要工作多长时间呢?
227小时。
那法国、英国、比利时、韩国、德国、日本呢?
70到90个小时。
美国人呢?
50个小时。
我们每年工作超过2200小时,美国人、日本人不到1800小时,欧洲人普遍不到1600小时。
从数据上看,越是发达国家,工作时间就越短,越是发达国家的人,就越不用太努力。
我们工作那么长时间,挣得多了吗?
大多数iPhone是在国内生产的,一台iPhone卖给美国老百姓的零售价大概是999美元;其中归我们的,也就是组装劳动收入,只有8.46美元,连手机零售价的1%都不到。
我们工资最高的两个城市,北京和上海,2020年,月工资中位数分别是6906元和6378元。而美国加州,“最低”工资标准是每小时14美元,换算成月工资,大约相当于北京、上海工资中位数的2倍。
为什么我们工作时间更长,收入反而低呢?
收入和岗位生产力
iPhone的出货量,只占全球市场的10%到15%,利润却占了全球所有手机品牌总利润的60%到80%。三星排第二,大约占15%到20%。
我们的小米、vivo、华为,都是出货量大,而利润薄。我们,要么,走低配置、低价格路线,要么,走超高配置、超高成本路线。但iphone能做到配置不是最高、定价偏要最高,还有那么多人买。
数据统计上看,美国老百姓每花1美元,买“中国制造”的商品,都有55美分,购买美国自己的零部件和服务。
换句话说,我们只是赚了“制造”的钱,但在利润产生的大头上,像研发、设计、服务,却没挣着钱。
研发、设计、服务,这些都是需要高生产力的岗位。
再举个例子,农业。
你看美国,农业人口只占不到2%,实际农业就业人数只有大约300万人。而就是这些人,不但养活了全体美国人,而且让美国成了世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
中国农业人口大约有5亿,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有大约2.6亿。可我们从2012年以后,就是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
农民的收入低,原因就是,我们的单位生产力太低了。
再举个例子,用水。
我们每人每年,平均用水400立方米,相当于美国的1/4、国际缺水标准的1/2。
那我们节约用水了吗?
没有。
我们工业用水的回收利用率,只有40%,是美国85%的一半。
我们的生产中,每用1立方米的水,能获得的产出是8美元,而欧洲,是58美元。
所以,为什么我们的收入低,因为我们的岗位生产力太低了。
2017年的数据,我们平均每个劳动者每小时创造的GDP是10.68美元,美国是65.51美元,日本是43.35美元。我们的人均生产力水平,不到美国的1/6,相当于日本的1/4。
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本红利
我们改革开放的成就,主要是靠蓝领工人的劳动换来的。
靠劳动力红利,只赚了个辛苦钱。
我们再不想花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去换取那么少的产出和收入了。
我们需要用更高级的方式,赚取更多的财富。
你说,职业教育的教学,和20年前相比,有哪里不一样?
如果,毕业生的人工成本上升了,但生产力效率却没有,那用人企业能愿意吗?
与其说,用人企业不想付那么高的工资,不如说,用人企业也只能出得起这么高的工资了。
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是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生产力水平,把劳动力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
所以,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多、快、好、省”型人才。和过去相比,能干的是不是更多了,干活效率是不是更快了,干得质量是不是更好了,干活成本是不是更省了。
只有把功夫,花在教学过程上,才行。其他的花里胡哨,都是隔靴搔痒,既骗不了别人,也骗不了自己。
三个臭皮匠干活,无论如何,顶不了一个诸葛亮。这就是为什么大厂招人,更愿意用几倍的薪资招一个顶尖的人才,而不是图便宜,随便招个。
你可能会问,一个人生产力提高了,挣钱多了,那省下来的其他人工,让他们去干啥去?
你想,我们搞基建,相比用挖掘机,如果人人都发个勺子,挖,哪种能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吴溢院士,反复跟研究生强调,我们搞智能制造,不是为了无人而无人,目的是为了提高人均。
最后的话
按“新八级工”落实技能人才的待遇,国有企业做起来,比民营企业,可能更简单。
但是,是民营企业,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让民营企业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你得能创造更多的价值,才行。
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就提高了,这么说,没错。
但要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待遇,需要技术技能人才,贡献更高的生产力水平。
把劳动力红利,转向人力资本红利,这才是新旧动能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