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答复:认真总结“双高计划”绩效评价有关结果;持续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

作者: 邹海阔
发布于: 2025-01-09 08:35
阅读: 2
来源: 国家发展改革委
分类: 行业新闻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2060号建议的答复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建议收悉。经商教育部,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提出的重大举措,对于优化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多主体协同创新、提升政校行企合作深度具有重要作用。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改革意见》),明确提出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优先选择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支持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跨区域产教融合共同体。2023年6月,我委与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在重点行业和领域打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发挥职教集团(联盟)、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产教融合共同体作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质量就业。2023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任务通知》),提出组建一批产教深度融合、服务高效对接、支撑行业发展的跨区域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将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新材料、兵器工业5个领域进行首批布局。2023年7月,教育部印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指南》(以下简称《建设指南》),从建设单位、建设任务、监测指标、工作流程等方面,指导各地有序规范开展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

  在有关政策文件和建设指南规范引导下,2023年7月,首个国家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江苏常州成立。共同体首批成员覆盖22个省份,包括9所普通高校、34所职业院校、49家上下游企业,5个地区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支持单位参与建设。成立一年来,共同体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行业关键技术攻关、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等方面成效初显。各地也聚焦区域重点产业、特色产业、急需产业,建设了一批支撑产业转型升级、赋能地方经济发展的区域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有效提升了职业教育与行业企业发展的适配性。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配合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认真总结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经验,加快推进在相关领域建设跨区域的全国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指导各地提升区域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水平,更好释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带动引领作用,提升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适配性。

  二、关于高水平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

  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新型组织系统,有利于更好吸纳利用区域内各方资源,提升区域内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改革意见》明确提出建设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新建一批公共实践中心,支持一批企业实践中心,鼓励学校、企业以“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共建一批实践中心。《任务通知》提出到2025年建成300个左右全国性实践中心,带动各地建设一批省级和市级实践中心,形成国家省市三级实践中心体系。《建设指南》从建设单位、基础条件、重点任务、运行机制等方面,指导各地有序规范开展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目前,各地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立足本地基础特色优势,已建成一批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有力服务了区域人才培养和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配合教育部等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持续完善产教融合制度安排,加快推进全国性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研究制定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评价标准,指导各地优化提升开放型区域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建设水平,组织校企共同开发一批生产性实训项目,推动产教融合向实向深发展。

  三、关于搭建多功能一体化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面向产业和区域发展的重大需求,通过有效整合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科技中介服务机构、骨干企业等多方资源,面向企业技术创新共性需求提供有关公共服务。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意见》),明确提出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集人才培养、团队建设、技术服务于一体,资源共享、机制灵活、产出高效的人才培养与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兼具科技攻关、智库咨询、英才培养、创新创业功能,体现学校特色的产教融合平台;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

  “十四五”以来,我委会同教育部等部门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支持校企开展协同创新,共建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创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服务企业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有力带动了创新资源汇聚,更好服务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需求。此外,我委组织实施教育强国推进工程,支持一批优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支持一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储能技术等领域建设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吸引一批龙头企业深度参与平台建设运行,促进科研成果更好转化。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接续推进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推动有关区域和主体搭建多功能一体化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更好支撑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

  四、关于依托高水平专业群强化创新能力和科研实力

  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推动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着力点,是促进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相衔接的桥梁纽带。《双高意见》明确提出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发挥专业群的集聚效应和服务功能,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了国家高职“双高计划”首批名单,共197所学校入选,包括高水平学校56所,高水平专业群141个。对入选“双高计划”的学校,中央财政通过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予以奖补支持,在领导班子、核定教师编制、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绩效工资总量等方面按规定给予政策倾斜,在专业设置、内设机构、岗位设置、选人用人、经费使用管理上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2024年初,教育部启动了第一轮“双高计划”绩效评价工作,开展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评价。从建设成效看,“双高计划”总体达到了预期效益,高水平专业群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探索技术创新、深化人才培养、支撑区域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配合教育部认真吸纳您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好政策研究储备,同时认真总结“双高计划”绩效评价有关结果,推广先进经验做法,查摆存在短板问题,持续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工作,进一步提升高职学校专业群办学水平和服务能力,推动一批高水平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高高职学校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贡献度。

 

分享
  • 电话:4008-269-589;0577-66961670
  • 联系邮箱:bh@boheng.com.cn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