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2024-12-19
    吴岩表示,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秉持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的“3I”理念,坚持应用为王、共建共享、系统集成、能力为重,实现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推进一场“学习革命”,深化“教学革命”,进而走向“教育革命”,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道路。伴随人工智能快速兴起,高等教育正在加速进入智慧教育阶段,“智慧教育元年”已经到来。希望与世界各国高校携手行动,共同把握和适应数字变革时代新要求,夯实智慧教育根基、丰富智慧教育理念、创新智慧教育模式、构建智慧教育生态,不断推动数智赋能、促进开放合作,为构建起数智时代更有韧性、更可持续的高等教育体系作出新的贡献。 会上发布了《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2024)》和《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2024)》,首次发布智慧教育典型应用场景,首次举办教育数字化前沿成果展,展示各国教育数字化最新成果。...
  • 2024-12-19
    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高校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为推进高校党的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经过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持续加强,时代新人铸魂工程深入实施,思政课建设全面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持续增强,激励广大师生积极投身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四梁八柱”系统搭建   坚持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健全法规制度和政策体系建设是重要途径和手段。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修订印发《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加强高校党的政治建设的若干措施》等文件相继印发,落实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持续完善。   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部署...
  • 2024-12-18
    怀进鹏部长说“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着眼长远看教育”,其实,就是在大历史观下看问题。 什么是大历史观呢? 习总书记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大历史观,“必须走出乡村看乡村,把乡村置于历史深度、广度和时代的高度来认识。” 怎么个大法呢? 长时间、远距离、宽视野。 问题,往往放在更宏大的视野下,才能看清全貌,找到真正原因。 — 1 — 再看科举 举个例子。 科举制度怎么样? 你可能会说,中国教育内卷的根源。 但是,如果把它放到世界文明演进的过程中看,你会得出不一样的答案。 过去,选拔管理层的方式有三种。 第一种,靠血亲继承,比如贵族的世袭制。第二种,靠前任指定,比如汉魏晋的察举制。第三种,选举,比如古希腊城邦的民主制度。 世袭和察举,都是对权力的垄断,会造成社会阶层的固化;民主选举好是好,但只能在小国寡民中实现。 怎么办? 除了四大发明,我们对世界的贡献,还应该包括隋开始、唐完善、宋成熟的科举,这种择优选拔人才的文官制度。 今天我们对科举的批评,大多是站在...
  • 2024-12-18
    12月16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在北京工业大学围绕“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挺膺担当 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为高校师生党员基本培训授课。   怀进鹏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对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行系统部署,对广大师生成长成才、高校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高校师生党员要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的关心关爱、谆谆嘱托,深入领会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教育强国建设内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坚定信心、保持定力、勇毅前行,让教育真正成为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怀进鹏强调,高等教育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龙头,高校师生党员要坚决扛起教育强国建设的使命责任,把牢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要矢志创新创造,敢于探索“无人区”,服务国家战略,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要拥抱时代浪潮,做教育数字化时代的领跑者、遵守数字伦理规范的践行者、终身学习的示范者。要树立开放...
  • 2024-12-17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2月14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梁国胜)“职业教育的时代使命就是培养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就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今天,在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召开的产教融合大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表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就是要遵循职业教育的办学和发展规律,以“四个合作”为基本方式,以“一体两翼”为有效载体,校企协同培养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离不开的高技能人才。   12月14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产教融合大会现场。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供图 “‘四个合作’就是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李智解释,在合作办学上,要充分发挥企业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探索创新多元办学模式,通过开展多主体多形式的办学,促进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资源开发和专业建设,鼓励依托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紧密对接区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鼓励校企共建产业学院、产教融...
  • 2024-12-17
    课题申报+论文指导,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特殊要求,信息沟通。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探索不断深入。教育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职业教育要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国内学者和职业院校纷纷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许多职业院校投入大量资源,建设了涵盖多个专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在线课程、虚拟仿真实验实训平台等,有效提升了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创新:基于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的探索,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这些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信息化平台与工具应用:各类信息化教学平台、大数据分析工具等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职业院校提供了数据支持,帮助教师精准施教,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师资队伍培养:针对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职业院校加强了对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 2024-12-16
    12月11日,以“数智赋能未来 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在北京举办。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部长级专职委员管培俊等出席活动并致辞。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武世兴,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游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李智,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长孙芙蓉,中山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松,山东大学党委书记任友群作主旨演讲。全国各地知名高校代表、中小学书记校长代表,以及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教育政策改革、教育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创新策略,以及新形势下教育未来方向等热点议题,展开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共同为教育强国建设献计献策。 主旨演讲环节,李智在题为《职业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使命与担当》的演讲中表示,“当前经济社会与产业结构深刻变革,新型工业化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必须依靠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大规模的高技能人...
  • 2024-12-16
    12月13日,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主持召开党组会,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今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系统部署明年经济工作。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为做好明年和今后一段时期的经济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要深刻领会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形势,中国式现代化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成绩来之不易、令人鼓舞,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深刻领会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准确把握五个“必须统筹好”,不断深化对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上来,准确把握明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密结合教育工作实际,坚决抓好...
  • 2024-12-16
    十四届全国政协第二十二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委员们围绕“深化高校育人模式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进行了深入协商议政,教育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同志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同政协委员协商交流。以下为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吴岩在会上的发言及回应情况—— 教育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强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加强有组织拔尖人才培养、有组织科技创新、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推动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质量人才自主培养体系。 一、 强化思政引领,坚持正确育人方向 一体化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推动高校充分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推动高校全面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出版使用统编教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研制本科专业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组织1233万...
  • 2024-12-13
    自20世纪末高职教育大发展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一直处在政策指路、专家引路、院校赶路的发展生态和节奏中,并由此推动高职教育走过了以合格评估为标志的初创期、以示范(骨干)和优质重点校建设为标志的建设期、以“双高”建设为标志的成熟期,高职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独特类型,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版图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幸福作出了独特的贡献。 随着上一轮“双高”建设落下帷幕,新一轮“双高”建设正蓄势待发,各级领导、各方面专家都陆续释放、解读着新一轮“双高”建设的新变化。作为一线职教工作者和管理者,笔者心目中所期待的“新双高”到底是什么? 一是产教融合更扎实一些。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新双高”要突出“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所谓“产教融合高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育与产业的呼应,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契合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教学与生产的呼应,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选择要与岗位工作过程相契...
  • 2024-12-13
    2024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12月12日至13日在英国伦敦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智能时代下的未来高等教育重构”,将发布《无限的可能——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报告》《世界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指数》。   这是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联盟成立以来主办的第五届世界慕课与在线教育大会。作为中国发起并主导的首个高等教育数字化领域国际多边组织,联盟成立4年以来,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指导下,围绕合作教学、能力建设、知识共享与公众宣传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效。   拓展合作教学 创新高等教育国际合作   当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教育大模型逐渐兴起并开始应用,为教育领域带来了新机遇,高等教育国际合作越来越紧密。高等教育作为技术变革的先行者、时代发展的引领者,形成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实践样态。   慕课“走出去”推动国际合作,探索中外合作教学新模式。4月23日,联盟成员学堂在线分别与泰国国家慕课平台、印尼国家数字教育平台签署了合作协议,与中国148所高校携手,助推100门慕课&ld...
  • 2024-12-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把对教育强国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锚定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核心使命,聚焦服务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和促进学科建设发展两大重点任务,充分发挥在评价、标准、数据、研究等方面的特长与优势,深化学科评价改革,服务支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持续加强研究生党建思政工作,全面提升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支撑力和贡献力。 一是聚焦服务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深化学科评价改革。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中之重。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事关教育强国成败。我们将深入落实教育评价改革的总体要求,以服务自主科学确定“双一流”标准为核心,重塑学科评价体系。更加突出评价导向的引领性,引导高校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 toolbar
    电话:4008-269-589;0577-66961670
  • toolbar
    联系邮箱:bh@boheng.com.cn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