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2024-12-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系统阐释了教育强国建设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路径,发出“朝着建成教育强国战略目标扎实迈进”的号召,把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了新高度。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按照教育部党组的部署要求,努力练就“硬肩膀”,锐意改革“创新路”,不断开创学生服务与素质发展工作新局面。   一是以理论武装领方向增动力,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实践的指南。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强化政治引领,心怀“国之大者”,善谋“党之大计”,牢牢把握教育的三大属性,深刻领悟教育强国的六大特质,正确处理建设教育强国的五个重大关系,努力落实五方面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切实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大会精神上来,确保工作方向清晰、干劲充足。在抓好学习培训全覆盖的同时,立足职责职能,加强统筹谋划,努力做到...
  • 2024-12-12
    智能教育平台构建与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现状分析 近年来,智能教育平台在国内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在职业教育领域。教育部发布的《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构建智慧教育环境,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国内学者和企业纷纷投入到智能教育平台的研究与开发中,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平台,如“智慧职教”、“学堂在线”等。这些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提升教学效果。然而,这些平台在功能完善性、用户体验、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匹配度等方面仍有待提升。此外,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 2.国外现状分析 国外在智能教育平台的研究和应用上起步较早,如美国的Coursera、edX,英国的FutureLearn等平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这些平台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了全球教育公平。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人工智...
  • 2024-12-12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在全球范围内,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已成为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核心议题。欧美国家在数据安全立法和技术研发上走在前列。欧盟通过《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设立了严格的数据保护标准,对数据处理、跨境传输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美国则通过《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和一系列行业自律准则,保障个人隐私权益。在技术层面,国外学者和企业积极探索区块链、同态加密、差分隐私等前沿技术在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技术手段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 在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国外学者关注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安全共享和隐私保护。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教育证书的可信认证系统,确保教育数据的真实性和不可篡改性;应用同态加密技术保护学生个人信息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的隐私。然而,这些技术在职业教育中的实际应用仍处于探索阶段,如何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构建高效、实用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体系,仍是国外研究的重要方向。 2.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近年...
  • 2024-12-11
    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科研 编者按 “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来一场科研的革命。”近日,在山东济南召开的2024年全国职业教育科(教)研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指出当前职业教育科研存在“散”“弱”“虚”三大问题,并给职业教育战线列出了当前应该重点关注的15个领域。 本报一直关注职业教育科研,并曾以“高职要不要搞科研”为主题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持续讨论。现在,职业教育要搞科研,早已在业内达成了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教育大会上对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作出系统部署。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强力支撑。 新时代新征程,“职业教育,需要什么样的科研”,本报以此为主题,约请相关专家、研究者、行政管理者撰写文章,推出此整版报道,以飨读者。   以高水平职教科研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作者:石伟平,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   教育强国建设是新时期我国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战略目标,该...
  • 2024-12-11
    作者系教育部职业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黄辉 教育科研是服务科学决策、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事业改革的基础性工作,没有高水平的教育科研,就很难有高质量的教育发展。特别是在向建成教育强国迈进的新征程中,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更需要通过教育科研工作的自我革命,更好地探索规律、破解难题、服务发展、引领创新。 当前,我国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些都对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高技能人才提出了新的需求;教育强国建设对构建职业教育体系作出了新部署,中国职业教育实践正影响着世界职业教育的发展,这都亟须以高水平职教科研促进理论创新、助力科学决策、指引实践探索。 然而,当前职业教育科研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有的科研选题封闭在“象牙塔”,未能敏锐地聚焦现实热点、痛点、堵点问题,或者浅尝辄止,未触及问题本质;有的科研工作“刻舟求剑”,热衷所谓“学术话语体系”,而实际又存在研究路径依赖、研究方法僵化、研究...
  • 2024-12-10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策略研究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问题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欧美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例如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这种模式使得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德国的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澳大利亚TAFE 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 TAFE 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这种模式为澳大利亚的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 2024-12-10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这已经是共识。然而,一方面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成就斐然;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依旧不佳。 反思职业教育遇到的种种困境和问题,一个重要原因是职业教育研究未能提供强有力的学科理论支撑,研究整体呈现“散”“弱”“虚”状态,尤其缺乏元研究,以致职业教育在教育学领域身轻言微。对职业教育研究的反思,引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即强化职业教育的理论支撑事关职业教育学科地位,须尽快提上研究日程。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已有一批专门从事职业教育研究的学者、专家和教授队伍,建立了较高水平的研究机构和学位授予点,吸收了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经验,也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为促进职业教育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当今中国教育学领域,在高校特别是师范大学里,职业教育(学)却仍然处在一个非主流的、没有或者极少学科话语权的尴尬境地。 目前,在我国学位学科及师范教育领域里,教育学既是一个学科门类,也是该门类下的一级学科,职业技术教育学则被列为教育学一...
  • 2024-12-10
    近日,教育部在京召开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座谈会。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光彦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来,教育评价体系日趋完善,配套制度和政策逐步健全,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逐步扭转,评价“指挥棒”正向引导作用有效发挥。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特别是教育评价改革的重要论述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新部署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坚持守正创新,坚持破和立的辩证统一,破立并举、先立后破,认真思考和回答“教育强国、评价何为”的重大课题。要锚定建设教育强国战略目标,健全基础教育办学质量评价体系,深化“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和高校评估改革,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评价体系,完善教师评价和学生全面发展评价体系,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积极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评价改革,发扬钉钉子精神,完善工作...
  • 2024-12-09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策略研究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1.国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变化和技术的飞速发展,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对接问题已成为国际学术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热点。欧美国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 例如德国“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德国 “双元制” 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紧密结合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一方面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另一方面在学校接受理论教育。这种模式使得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德国的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澳大利亚TAFE 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 TAFE 职业教育模式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课程内容紧密结合产业需求,教学方法注重实践教学。这种模式为澳大利亚的产业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国外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 2024-12-09
    机器的轰鸣声、婴儿的啼哭声、救护车的鸣笛声、田园乡间的蛙鸣声……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音符,却汇聚成一曲美妙动听的技能交响乐。不久前,在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冠军总决赛中,国内外5支职业院校晋级队伍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展开巅峰对决,为1400多名现场中外嘉宾和1000多万名网络观众上演了一场充满科技魅力、涌动青春活力、凝聚协作合力的技能盛宴、文化盛宴、友谊盛宴。  全面升级赛事,突出浓浓的“职教味” “与世界技能大赛主要面向生产一线岗位的定位不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更强调教育属性,符合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综合育人功能。”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彭斌柏介绍说。 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前身是连续举办了16届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总结以往办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职业教育发展改革的实践要求,2024年,组委会对大赛进行了全面升级优化。 升级后,赛事目标更加聚焦,综合育人功能得到强化。过去,大赛比拼的是基于某一专业的专项技能,而升级后的大赛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实践动...
  • 2024-12-09
    产教深度融合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为响应国家“智能制造2035”整体规划及河北省邯郸市“532”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冀南技师学院以智能制造专业大类为试点,提出了“六共五位四方三岗二元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内涵,培养掌握智能制造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适应地方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专业人才。 “六共五位四方三岗二元一体”产教融合模式的“六共”是指合作内涵为共建、共育、共创、共培、共享、共赢;“五位”是指合作内容为生产、学习、研发、创新、实训;“四方”是指合作主体包括政府主管部门、行业协会和职教集团、企业、学校;三岗是指人才培养形式为观岗、跟岗、顶岗;“二元”是指学员身份兼具学生、企业职工双重身份;“一体”是指合作目标为多方多位融为一体。 “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夯实技能人才培养基础...
  • 2024-12-09
    众所周知,2019年高职教育领域为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始实施“双高计划”,在项目遴选方面,对申报学校的办学条件、人才培养和治理水平、办学定位和方向及标志性成果作出明确规定;在建设要求方面,对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打造高水平专业群、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学校治理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提升国际化水平等“一加强四打造五提升”提出明确要求。经过五年的建设期,首期198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迎来了验收,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如何在此基础上总结成功经验,更加聚焦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启动“新双高”建设,是当前这一时期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5月15日,教育部、内蒙古自治区在京举行部区会商会议,怀进鹏部长在会上指出,要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创新推进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释放了关于下一批“双高计划”建设的...
  • toolbar
    电话:4008-269-589;0577-66961670
  • toolbar
    联系邮箱:bh@boheng.com.cn
  • toolbar
    toolbar
  • toolbar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