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2025-05-07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乡村振兴成效”的“两循证”评价体系,通过数据链闭环验证创新创业教育实效,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可量化、动态化评价模式,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性发展。   CIPP模型驱动   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四维循证评价   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两循证”评价体系的核心环节,构建了以知识、技能、意识、实践为维度,以CIPP模型(背景评价[Context evaluation]、输入评价[Input evaluation]、过程评价[Process evaluation]、成果评价[Product evaluation])为框架的动态追踪机制,形成从需求诊断到成效验证的闭环评价系统,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发展提供科学支撑。   在实践探索中,学校从知识、技能、意识、实践4个维度切入,围绕课程参与率、能力进阶率、创业转化率三大观测点,设置了20项具体指标,全方位监测创新创业教育对乡村振兴人才的培养成效。知识维度不仅涵盖农业科技、乡村经济等专业课程,更融入...
  • 2025-05-07
      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要在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方面下更大功夫,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积极引进国内外一流研发机构,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重大发展战略,锚定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全面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着力打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关口”。学校通过探索构建“管理中心+线上服务平台+创业园”的“1+1+N”运营模式,推动形成人才培养、跨界创新、成果转化“三位一体”的转化机制,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为区域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   紧扣目标定位   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原创根基   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引领行业创新发展...
  • 2025-05-07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变革注入无限可能,同时也对教育的价值导向与育人使命提出深刻挑战。“教育数字化,有些问题要分清楚”,意味着既要拥抱技术变革带来的工具与方法革新,也要坚守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探索守正与创新的辩证统一。   今日,与时俱进变革教育理念,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我们不仅要顺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脉动,更需坚守育人初心,着眼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科学、安全、稳步地推进教育变革。   我们需要坚守教育初心,构筑价值根基。无论技术如何迭代,教育的初心始终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今天,人工智能技术的渗透正在重塑教育生态系统的底层架构。这场变革不仅涉及教学方式的革新,更触及教育最本质的价值命题。当算法开始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时,其内核并非价值真空,语料的文化价值偏向,将直接影响智能系统输出的结果,其隐性的价值观渗透必将影响学习者的认知结构。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透明度、公平性、可追溯性三大原则建立教育人工智...
  • 2025-05-07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国科技攻关实践一再启示:解决“卡脖子”问题,关键在于集聚和用好各方面人才。 近年来,南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统筹发挥大院大所多、创新能力强、产业基础扎实等优势,坚持全域人才理念和“大人才观”,通过人才资源一体建设开发,引领带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不断强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人才支撑。 机制引领,在关键领域先行突破 夜幕降临,紫金山实验室依旧灯火通明,来自实验室和东南大学的工程师们正在协同调试全球首个太赫兹通信卫星载荷。这个计划在2026年发射的验证星,承载着南京从地面通信向空天地海全域进军的雄心。当前,紫金山实验室作为国家重要战略科技力量,围绕6G核心技术开展前瞻部署,已在无蜂窝通信、空天地融合等领域取得突破。 在这座科教富矿之城,关于创新的争分夺秒,每天都在上演,且不断刷新上限。 背后动力从何而来?关键在于一系列创新机制引领。近年来,南京以争创国家高水平人才平台为主线,统筹校地企等各类主体...
  • 2025-05-06
     数字技术改变着大学生的求知途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也深刻影响着高校思政课的育人模式。重庆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为应对数字化带来的思政课育人场域、育人资源、育人形态、育人模式的深刻变革,学院立足学校信息学科优势及人才培养特色,遵循数字时代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坚持“系统化设计、分散性学习、生成式习得”育人理念,致力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传统优势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在思政课数字化建设方面开发数字育人新资源,创新数字育人新模式,开拓数字育人新场域。   开发“知识图谱+虚拟导师+智能学伴”数字育人新资源。数字时代学生知识和信息获取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认知路径呈现碎片化、跨领域关联、多模态感知的特点,为提升学生思政课学习的主动性,学院开发完成“知识图谱+虚拟导师+智能学伴”的教学资源库,搭建学生自适应学习路径,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转变。一是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知识图谱资源底座。课程在原有教学大纲的基础上,将知识点进行细化拆...
  • 2025-05-06
      本报讯(记者 翟帆)“教随产出·校企同行”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研讨会日前在海南海口举行,来自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百余家院校、企业及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围绕“校企同行·融通共赢”主题,共商“产业链+教育链”国际合作新路径。   会上,全国高等职业学校校长联席会议同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区域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宣布成立。该联合体首批成员单位包括131家国内外院校、企业及机构,旨在整合多方校企资源,构建覆盖中国—东南亚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网络;对接国际产能合作需求,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协同出海;推广中国职教标准和技术认证体系,促进国际互认;服务出海企业以及东南亚国家培养本土化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产教联合体成立后的首个重点项目——“双百计划”在会上同步启动。“双百计划”遴选100所中国职业院校、100所国外职业院校、100家海外中资企...
  • 2025-04-30
    武汉工程大学(原武汉化工学院)作为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部转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始终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材料、化工及相关行业科技进步。近年来,在新质生产力和数字化转型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以“价值塑造—体系贯通—生态再造—范式跃迁”为改革主线,系统构建“思政引领—规格重构—产教融合—数智驱动”的“四位一体”改革路径,创新实践“四维融创·数智共生”新工科教学模式,形成了传统工科专业转型升级的“武工大材料方案”。   思政引领:绘制专业思政“同心圆”,构建全要素育人新机制   贯彻OBE理念“反向设计、正向实施”方法论,确立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和毕业要求主线,对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进行一体化设计和全要素构建,创新人工智能融合的“知识图谱+思政基因”双螺旋机制,将“材料强国”战略目标分解为9项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指标,及时回应党和国家对于高...
  • 2025-04-30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4年组织实施了第三轮全国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份、252个地级市的546所中职学校、234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高职专科学校199所、职业本科院校35所)以及涵盖全部20个行业门类的用人单位,调查对象涉及学生、教师、校长和雇主4个群体,共回收有效问卷13.66万份。调查采用2套共8份调查问卷,分别调查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包含高职专科和职业本科)的学生就学满意度、教师从业满意度、校长办学满意度、雇主用工满意度。   测评结果   调查对象对职业教育“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提升明显。调查对象对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状态。2024年,高职学生就业、教师从业、校长办学和雇主用工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3.18分、73.48分、77.72分和81.92分,各类群体的满意度均处于“比较满意”状态。从得分看,高职各个群体调查得分均高于中职的得分。与上一轮调查数据相比,中职学生就业、教师从业、校长办学和雇主用工的满意度均明显提升,分别提高7.09...
  • 2025-04-29
     在高等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德州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以下简称“物电学院”)持续推进产教科深度融合,依托中兴通讯数字化产业学院,构建“高校—企业—行业”协同育人新模式,深化产学研合作,优化课程体系,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输送了一大批兼具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四元协同   构建产教科融合新生态   物电学院打破传统育人模式,构建“高校、教师、行业、企业”四元协同育人体系。学院与中兴协力、山东越海通信等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物联网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将产业需求融入课程设计,形成“教、赛、研、践”多维赋能的培养路径。   在四元协同模式推动下,学院与中兴协力共建实训基地,企业技术专家与学院专业教师联合开发“工程规划与设计”等实践课程,将真实案例转化为教学项目。学院推行“双导师”制,企业导师累计指导毕业设计课题1000余项,学生作品获电子、通信、物联网等...
  • 2025-04-29
    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智能制造工程、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5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3个专业先后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近年来,学院紧扣《中国制造2025》战略,聚焦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痛点,历经十余年实践,构建了“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赛教融通”的智能制造装备人才培养新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创新能力为核心、竞赛实践为纽带,实现“三链”深度耦合:通过产教融合贯通教育链与产业链,将企业需求嵌入培养全流程;依托科教融汇连接教育链与创新链,推动科研反哺教学;以赛教融通为枢纽,集成企业需求、前沿成果与教学资源,形成“需求牵引—科研支撑—教学转化”的闭环生态,努力培养智能制造装备人才。   深化产教融合,构建“需求对接、能力递进、动态更新”的人才培养新体系   学院通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教学方法”三位一...
  • 2025-04-29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庄竞教授正指导学生对全液压式推土机关键零部件进行深入分析及三维建模。本报记者 张学军摄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2024年组织实施了第三轮全国职业教育满意度调查。调查覆盖全国31个省份、252个地级市的546所中职学校、234所高等职业院校(其中高职专科学校199所、职业本科院校35所)以及涵盖全部20个行业门类的用人单位,调查对象涉及学生、教师、校长和雇主4个群体,共回收有效问卷13.66万份。调查采用2套共8份调查问卷,分别调查了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包含高职专科和职业本科)的学生就学满意度、教师从业满意度、校长办学满意度、雇主用工满意度。   测评结果   调查对象对职业教育“基本满意”和“比较满意”,中等职业教育满意度提升明显。调查对象对高等职业教育总体满意度处于“比较满意”状态。2024年,高职学生就业、教师从业、校长办学和雇主用工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83.18分、73.48分、77.72分和81.92分,各类群体的满意度均处于“比较满意”状态。从得分看,高职各...
  • 2025-04-28
      本报讯(记者 林焕新)4月24日,教育部召开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京津冀片区调研座谈会。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出席会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王光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去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建设教育强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从谋划转向落实。京津冀具有特殊的战略地位,三地及有关高校要提高政治站位,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深刻认识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的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树立现代教育观,主动应对教育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把目标问题搞清楚,把方法举措搞清楚,把效果评价搞清楚,不断增强落实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   会议强调,今年是...
  • 电话:4008-269-589;0577-66961670
  • 联系邮箱:bh@boheng.com.cn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