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 2025-07-09
    高考、中考,报志愿都结束了吧。 每年都会有很多家庭少不了纠结,选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 你最近一段时间的朋友圈,不少招生简章吧,有没有被职校的“本升专”霸屏? 有时候,有些事,让你感叹世道真的变了。 给你举个我身边2个女孩的例子。 — 1 —2个家庭、2条路径、2个结局 第一个女孩,是我老婆表姐的孩子。 从小学习不错,2019年,考上了财经大学,会计专业。 在校期间,考研,考外校,没考上。2023年6月毕业,没找工作,决心回家继续复习考研,我开车去接的她。 结果在家连续全职复习考研2年,遗憾还是没考上。怎么办? 不能就这么老是在家待着啊,今年过完年,就找了一个会计所的工作,。 你知道工资多少钱? 4千。最近说单位接了一个外省的项目,要出差,一年。这年头,就业情况都清楚,就忍了吧。 姐和姐夫在市里的国企上班,一般工薪家庭,一直想着,总算供出来一个大学生,指望着改变家庭条件呢,谁能想到,到孩子大学毕业,就这么个结果。 第二个女孩,是我堂哥家的孩子。 堂哥是村里的大车司机,本来买大车就是贷的款,...
  • 2025-07-08
    当前,随着大模型技术的突破,人工智能迎来爆发式发展,正在加速重构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然而大模型就如同发电站,需要各种各样的AI智能体作为家用电器才能充分发挥作用。简单来说,大模型为智能体提供算力基础,是智能体的“智商”,决定智能体聪明程度;智能体为大模型链接应用场景,是大模型的“手”,让大模型得以在复杂环境中完成具体任务。职业教育作为横跨产教两界的复杂教育类型,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为自身发展服务,必须分层分类搭建大量的职教智能体。   创新人才培养:从传统技能到新型技能   我国正在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以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技能是产业升级的关键要素,一个社会技能水平的高低、技能形成体系的优劣直接影响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   相对于传统技术知识的生产与传递,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复劳动将逐步被替代,与此同时,一些人机协同的职业岗位被创造出来。对于技能劳动者来说,动作技能的比重降低,心智技能的重要性提升,综合利用多种手段创造性、迁移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高技能...
  • 2025-07-07
     作为知识传授与创新的前沿阵地,吕梁学院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机器人领域,学校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将“教研创赛”互融协同的创新成果融入科普教育基地建设,构建起集教育、科研、创新、竞赛于一体的机器人科普教育基地(以下简称“科普基地”),为科普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发挥自身优势   打造科普资源宝库   科普基地依托学校“教研创赛”互融协同的优势,精心打造出一系列适用于不同年龄层次和知识水平人群的科普教材与课程,并从科研、竞赛以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中提炼出60余项实验项目。针对中小学生,科普基地专门开设了“趣味机器人”启蒙课程,以生动易懂的方式讲解机器人的构造和原理,并安排了搭建积木机器人、编程控制简易机器人等实践活动。近年来,科普基地积极走进城乡接合部的留守儿童学校,年均开展科普活动20余次,累计惠及中小学生2000余人次。对于大学生和社会专业人士,科普基地设置了进阶课程,深入剖析机器人人工智能算法、机械设计优化等前沿知识,每年受众300...
  • 2025-07-07
    ■有效应对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变化,实现从过去“有什么供什么”到现在“要什么产什么”的转变   ■唯有以可持续发展的态度对待终身教育,以数字技术赋能终身教育,终身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方可实现   据报道,教育部联合多家部委和单位启动“终身学习优质资源共享行动”,推出近800门优质特色课程,即将在国家终身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   近年来,我国终身教育呈现出新的健康发展态势。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行业特色大学、社区学院等主体协同发力,深入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不断提升终身教育公共服务水平,打出错落有致的政策组合拳,实现终身教育市场的数字革命——以数字平台的拓展、数字课程的进阶、数字认证的完善为表现形式的数字产品和机制的迭代升级,构筑了规模宏大的“数字综合体”,有效应对需求端和供给端的变化,实现从过去“有什么供什么”到现在“要什么产什么”的转变。   这些政策组合拳的推出,贯彻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的是创新、协调、...
  • 2025-07-04
    问你个问题,职教改革的目的是啥? 你可能会说,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和社会的发展,直接目的是提升职业教育的效率和质量。 没错。效率,既是一堵墙,也是一扇门。 很多问题,从效率的角度,往往能打开思考和解决的突破口。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你遇到的问题,历史上早就有过答案。 比如,回到40多年前,看改革的突破口。 — 1 —“计划”的问题在哪? 你知道,自1978年起,咱们的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计划转向市场。 这个“计划”,是从50年代到70年代,用了近30年时间建起来的,但我们却要花40多年的时间去改掉它,比建系统花更长时间、更多力气去改系统,这到底为什么? 简单讲,“计划”,就是把整个市场,把千千万万家小企业,都统一看成一个大企业。大企业的决策和计划,就是千千万万家小企业的决策和计划。小企业,你就听安排就行,省得自己再重复劳动。 这有什么问题呢? 企业,有两种成本。 一种,是交易成本,在企业外部的市场上产生,就是你用多少价钱把产品交易出去。 另一种,是组织成本,像收集需求、...
  • 2025-07-03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科技事业发展”。回顾百余年奋斗历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战略定力引领科技发展方向,党领导的科技事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新时代新征程,汲取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经验,可以为科技创新注入红色动能,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战略支撑。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党领导科技事业发展、推动科技救国的重要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推动科技事业发展作为领导革命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军事科技攻关成为科技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们党高度重视对军工事业和科技的领导。为了保障革命军队的武器装备,各根据地兴建了一大批简单的修械所和枪械局,在此基础上把它们合并、扩建,最终形成了以兵工厂为主体的军事工业,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中央军委兵工厂、闽浙赣...
  • 2025-07-01
    今天,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以“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以优良作风推动教育强国建设取得新成效”为题,为直属机关全体党员干部讲专题党课。他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王光彦主持党课。   怀进鹏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作风建设摆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布局重要位置,把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要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层面,深刻理解锻造优良作风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国家战略利益和目标的发展赋予教育全新的历史使命、教育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系统性挑战、教育强国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以...
  • 2025-06-28
     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节点城市,德阳正以“建设教育强市”为目标,全力推进“十五五”教育规划编制工作。未来5年,德阳市将以“服务国家战略、彰显区域特色、回应民生需求”为主线,推动教育规划从蓝图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坚持科学决策,夯实规划编制根基   教育规划的科学性源于对现实的精准研判和对未来的前瞻洞察。在规划编制中,德阳市教育局将立足区域实际,构建“政策研究+基础调研+社会问需”三位一体的决策机制。   强化政策对标。对标党的二十大提出的战略要求,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对标《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2027年教育现代化建设重要节点任务、2035年总体目标,并结合省、市战略部署,科学制定“十五五”时期重点任务。   强化基础调研。系统梳理德阳市“十四五”教育规划实施成效和存在问题,同时将广泛开展专题调研和座谈会,听取专家、师生、家长等各方意见,形成问题清单、需求台账,...
  • 2025-06-27
    在国家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紧扣《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要求,聚焦“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学科实践(实验)与作业设计”这一改革重难点,以“基教牵引·高教赋能·协同育人”为核心理念,构建起高校与中学多维度协同发展的创新机制。   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依托物理学重点学科优势,整合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资源,在高中物理学科实践(实验)与作业设计领域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全链条创新。立足师范院校服务基础教育的办学定位,学院联合川渝地区多所重点中学,组建了“高校教师—中学教师—职前师范生—中学生”四位一体的学习共同体。通过深度调研中学的物理教学现状,梳理出“抽象难懂”“学习动力不足”“核心素养培养不全面”三大核心问题,确立了以项目式创新教具研发为突破口、以素养导向作业设计为延伸的研究路径,形成了“高校理论研究与指导...
  • 2025-06-26
    甘肃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美丽的羲皇故里、龙城天水。自建校以来,学校办学成果显著,现为国家级别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甘肃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甘肃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甘肃省文明校园。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创新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大力培育工科院校思政育人创新品牌特色,为培养德技并修的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坚实保障。   “三全育人”   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建立“学校—企业—家长”协同管理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学校立足高职学生特点,构建学生管理工作网络。建立学校领导及中层干部包班制度,构建大学生思政教育全员化模式,实现学生管理齐抓共管、全程覆盖;常态化开展家长见面会等活动,邀请家长参与育人管理,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频共振;联合天水市龙头企业共建育人基地,邀请行业专家、技术能手进校园开展职业素养讲座,将工匠精神融入人...
  • 2025-06-25
    普通高校有本硕博连读,职业院校有中高本贯通培养。 自20世纪80年代起,一些地方和学校开展职业教育贯通培养探索,已经形成了贯通培养的多种模式,包括中高职贯通、中本贯通和高本贯通三类,具体形成了“五年一贯制”“2+2+2”“3+2”“3+3”中高职分段贯通、“3+4”中本贯通、“3+2”高本贯通等多种模式。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就贯通培养的一项调研显示,全国31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普遍开展了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实践,目前贯通培养规模占中职生总数约1/4,且在许多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发展规划等中有所体现。 近日,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和天津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举办“职业院校贯通培养关键办学要素创新研讨会”,来自职业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政府管理者、办学者等围绕职业教育贯通培养如何科学实施进行研讨。   贯通培养要求优质学校和专业实施 “贯通培养是国家之需,服务国家战略性产业,培养战略性高技能人才;是社会之需,贯通培养既要‘里子...
  • 2025-06-24
     前不久,在第四届广东省学校国防教育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中,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捷报频传:国防教育典型案例获得一等奖,军事特色课目展演《抗战大刀》以铿锵气势再获一等奖,国旗护卫队比赛获得三等奖。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正是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深耕国防交通教育、创新育人模式的生动注脚。   国防交通教育是国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专业理论强、实践要求高、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发挥学校“交通底色、国防特色”国防交通综合育人学科优势,聚焦“意识深度、专业硬度、协同效度、培养精度”,积极探索“三阶递进”综合育人新模式,逐步建立起“浸润—赋能—引领”三阶递进的人才培养范式,全力培养高素质国防交通后备力量。   夯实课程根基:构建国防交通教育体系化课程链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探索构建以“军事理论必修课+军民融合专业课+国防特色选修课”为特色的国防交通体系化课程链,为国防交通教学提供坚实支撑。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
  • 电话:4008-269-589;0577-66961670
  • 联系邮箱:bh@boheng.com.cn
  • 返回顶部